《紅色賭盤》中文版在歷經一波三折後,由今周刊在2023年1月出版,攻佔各大暢銷排行榜,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也在臉書上分享,他認為必須讀《紅色賭盤》,你才真正了解中國共產黨。
朱敬一發文提到,作者沈棟,是中國出生、香港長大、留學美國、然後回中國經商的生意人。他的太太段偉紅則是沈棟的企業經營「導師」。2015 年,這對夫妻於結褵廿年後離婚。2017 年,段偉紅「被失蹤」,直到 2021 年才又離奇出現。
「以下,還是讓我逐點分析」。
一、沈棟與段偉紅都是窮苦出身,沒有什官二代、黨二代、紅二代的背景。但是他們兩人在中國的生意,都可以做到極大極大,主要是因為他們深諳中國共產黨、中國官場、中國政商關係的訣竅,所以能夠打入核心,成為內圈的內圈。這些打入核心的本事,主要都是段偉紅的「貢獻」。
二、沈棟花了不少篇幅描述打入內圈的算計,包括如何對達官政要的可能反應沙盤推演、如何預先準備答案、如何設身處地的為大官著想、如何送禮送到窩心、如何送名錶名鑽、如果買通中層處長級官員。
這些算計之所以必要,就是因為它有用;而之所以有用,就是因為中國的政治陰暗,深不見底,法治蕩然,經商幾乎全靠鑽縫隙。沈棟與段偉紅能夠在漆黑一片的武林玩成這樣,堪稱奇葩。
三、從本書描述來看,作者沈棟的內功能耐,恐怕還不及段氏一成。但就結果來看,沈棟控固力的阿達馬,也是他今天還沒有「被消失」的原因;不端炒鍋,被油燙到的機率總是很低。段偉紅最大的靠山,當然就是張蓓莉,她是溫家寶的太太,溫是胡錦濤當家時的二把手。
段氏伺候張氏,既是乾媽、又是合夥人、又是白手套、又是談心對象、又是出遊伙伴 ⋯。當然,醉翁之意不在酒,兩人的共同目標,就是掌握商機、預先出手、打通關節,然後狠撈、狠賺、狠吞。然後,把搞來的錢亂花亂砸亂買。
四、書上所寫的所得、花費,都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。據紐約時報報導的估計,張蓓莉的財產,約有27億美金。這,當然只是紐約時報查得到的。依常理判斷,背後應該還有查不到的一拖拉庫。
Bloomberg 也曾經報導習近平在海外的資產有三億美金,相較之下,真是「清亷」。但是,乖乖,三億美元又是怎麼來的?習家比溫家,五十步笑百步而已!
五、書中記載,沈棟、張蓓莉等幾家富豪用私人飛機去歐洲旅遊,「一家一飛機」,其中還有一兩架飛機是空機伴飛。這是什麼的什麼?
段偉紅花六十萬美元買個號碼特殊的車牌以炫耀身分、沈棟宴客一頓飯喝掉十幾萬美元的酒。這是什麼的什麼?段偉紅動不動買幾百萬美元的珠寶、沈棟經常買十幾隻名牌手錶準備送人。這是什麼的什麼?
六、書中所記真實嗎?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,頂多只有一些記憶小落差。書裡面提到太多可資查證的細節,諸如哪家餐廳內堂的位置、哪些官夫人的配車、哪些大樓的陳設、哪些酒店的樓層、哪個車的車牌號碼、哪家米其林餐廳的配菜等。
這些可查證細節,檔次非常高,絕對掰不出來。此外,以作者現在的處境,也完全沒有做假揑造的必要。沈棟與郭文貴不同;我們想不出他有什麼瞎扯瞎編故事的理由。
七、讀完有什麼感想呢?老實說,我非常難過。一個如此粗暴、如此原始、如此不公不義、如此弱肉強食的國家,哪裡有什麼統治的正當性?一個如此放任紅二代魚肉人民、如此機會不公、如此財富不均的政黨,有什麼顏面稱自己是「共產黨」?
一個如此沒有司法正義、如此偏袒迴護有權有勢者、如此任意欺凌百姓的體制,憑什麼說要「統一」民主自由的台灣?長久以來,我一直認為兩岸之間不是「民族」的問題,而是「民主」的問題。
就血緣文化、語言文字、媽祖關公而言,我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並沒有要做一刀兩斷的切割。但是就民主自由、法治公正、競爭規則、社會公義等面向,我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抉擇都是清楚的:我們厭惡《紅色賭盤》中描繪的所有情節。
八、最後,也要提一下我對作者的評價。說實在,我不欣賞這位沈先生,也不怎麼同情沈棟與段偉紅的下場。
幾十年來以骯髒龌齪的手段賺了那麼多不公不義的錢、享受了十幾億中國平民無法想像的奢華消費,戴名錶、揹名包、喝名酒、住豪宅、開 Rolls Royce。這些作為,離 decent human beings 有不小的距離。我認為他們今天的下場,還算是不錯的。
沈棟寫這本書,恐怕較大的原因是感到「事情𨍭折太快、權勢財富速成流沙」。那是一種「失去擁有」的失落感,而不是對正義感的發現或是對民主法治自由的反省。
沈棟對於名車名牌豪宅炫富等種種奢侈,他頂多只有過眼雲煙的感慨。他似乎從來沒有想過:他們夫婦所「賺」的幾億美元,都是不公不義體制下鑽營苟且而來,在任何民主國家,都是「貪污治罪條例」等法律追訴的對象。
換言之,每一毛他們夫婦賺的髒錢,背後都是中國人民的損失。如果今天他們父子還是安然在一英國過貴族生活,沒有任何慚愧,我看不起他們。作者說他擔心中國共產黨報復他寫書。我想,他太抬舉自己了。沈段二人所做所為,與和珅者流,有什麼差別?
如果不是這個邪惡的共產黨、這個邪惡的政權、這個全無法制的社會、這個極權暴力的政府,怎麼會有這些悽涼的故事?又怎麼會有這本書呢?